雷達在交通領域的應用
一、有軌電車障礙物探測
1)裝在電車上的障礙物探測雷達
多目標探測和識別
探測距離0-500(200米)
能提供前方目標的位置(徑向和側向距離)、速度
目標包括躺在軌道上人、穿過軌道的行人、自行車、汽車等
全天候探測,適應大雨、霧霾、風沙等惡劣氣候
現有軌電車的防撞已應用于廣州海珠線有軌電車,運行效果良好
2)裝在地面路口的障礙物探測雷達
案例1:有軌電車、BRT路口沒有優先觸發,加裝雷達提供優先觸發方案
南京交管局的要求有軌電車路口觸發改進,電車觸發有:磁環、信標、WiFi、環線以及雷達
1. 磁環一般安裝在公路的路面,交警也說了,效果不是太好,如果裝在鋼軌下面,更不可行(先不談軌道部允許改動的話),故磁環難實施。
2. 信標必須車上與地面配合,況且車上要裝信標天線更不可能,成本也高
3. WiFi像小區汽車管理一樣,一方面他要布置在不同的路口的不同地方才能探測到,故公路動土、軌道動土,施工難度大,最關鍵是干擾大,可靠性是大問題。
4. 環線既可以下命令 也可以最為接近觸發,目前要在軌道下大動鋪設環線并且車載也要改,可能性非常小
5. 雷達方法,大鐵上目前在大量使用,成本低,可靠,不需要做地面控制柜。
案例2:有軌電車已經有路口觸發優先,但沒有安全措施加裝雷達,探測路口有沒有行人、社會車輛闖紅燈,檢測社會車輛上跌落在軌道上的障礙物。(淮安有軌屬于此類)
此案例只要安裝雷達1和雷達2,通過雙雷達(還可以附加視頻)確認,一旦路口有危險信號,通過車地上傳到司機,讓司機提前做好應急準備。
二、大鐵、高鐵雷達應用
1)高鐵障礙物探測
隧道口、有天橋的高鐵線路,探測軌道上的障礙物。
這些隧道口、山坡場景在我國高鐵幾萬公里的鐵路線上非常多(上萬),這些地方易受恐怖破壞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山高路遠靠視頻監控和巡道工很難確保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得到處理,故在地面安裝障礙物探測雷達,一旦探測到軌面有高于80mm的異物,馬上傳到區域控制中心,中心控制視頻云臺監控敏感區,如果視頻沒有辦法確認,出動應急檢修隊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檢查和消除危害物,應急處理避免事故的發生。
探測安裝位置
2)大鐵、高鐵應用
案例1 車輛段調車、大型調度車輛 全國數量巨大
車輛連掛作業時,距離前方車輛的距離是機車推進中控制速度的重要條件,目前的作業方式為一個作業人員扒在機車的最前端,進行目測,通過對講機發出距離停留車輛10車、5車、3車、1車距離的語音警示或信令。
設計采用一個便攜式設備,具有測距、攝像、數據傳輸的功能,直接安放在第一個推進車輛上,不需要作業人員進行領車,列車司機能通過攝像系統看到前方情況、測距系統自動計算距離并發出指令,控制機車行進速度,對提高調車作業效率、保證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測距子系統的實現是個技術難題,目前在鐵路使用的雷達無法排查鄰線干擾、誤差大;采用激光、紅外測距方式都無法滿足現場惡劣的使用環境(詳見測試情況匯總);需要一個能夠在現場使用的、實用可靠的測距技術解決方案。
探測的目標物有一下幾種:
案例2 貨運物流火車位置檢測
大型碼頭列車、物流中轉站、大型貨場有列車線,需要雷達探測列車倒車位置,雷達探測數據通過無線(有線)喇叭告述司機(司機看不到),在不同位置裝不同貨物。
過去靠人工眼睛觀察,隨著物流的繁忙和快速運轉,尤其是惡劣天氣下,靠人來實施安全和效力都太低,故迫切需要高效高安全的探測手段,雷達探測系統是較有效的。
案例3 火車接近
鄭州2016年發生6人被撞飛,和2人被撞飛的重大惡性事件,這些人都是鐵路施工人員,火車接近產品不是新產品,過去就有,不過過去的產品不行,故鐵路施工人員都不用,悲劇就這么發生了。
產品說明:鐵路工人在鐵路上施工,上游火車來時,10公里外報警通知施工的人離開作業區到安全區域。便攜式列車接近報警器,與以往的列車接近報警器不同的是,列車探測采用毫米波雷達,可以全天候工作,雷達能準確探測列車在本軌道還是在異軌道,能夠探測列車的速度大小,還能夠探測列車是上行還是下行。
便攜式表示報警裝備和探測部分都是電池供電,功耗小,便于架設和移動。之間是安全接口連接。這種設備特別適用于線路施工安全防護。
供巡道工、道口工、信號工、接觸網工等經常在線路上進行作業的人員使用的一種安全設備。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耗電省、報警距離準確、便于攜帶和維修等優點。將發射機安裝在機車上,接收機由作業人員攜帶,當機車速度達到15km/h以上,距離機車800~1000m的接收機即可自動報警。該機在瞭望困難區間、夜間、氣候惡劣等條件下,效果尤為顯著。
隨著鐵路系統不斷的大提速,大調圖,鐵路車輛的運營速度已不斷的提高,再加上我國鐵路線路縱橫交錯,與公路交叉點也日益增多,就造成了鐵路無人值守道口的進一步增多。據調查統計,鐵路無人值守道口頻繁發生交通事故,由此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國家財產損失巨大。而現在人們對于鐵路,道路的運輸安全也日益重視,基于此,本文提出設計一種自動安全報警系統,用于對一定距離內行進中的火車進行探測和報警,及時通知無人值守道口的車輛及人員,以保障通過車輛、人員等的安全,確;疖嚢踩ㄟ^平交道口。
案例4 危險品列車防撞車載系統、大型石油氣管道安全
大型化工廠、煉油廠、石油石化企業都是通過專列運輸這些危險品的,故這些專列的安全不僅僅是簡單的損失問題,還會造成爆炸、環境污染。
常用防碰撞技術
一、超聲波
利用超聲波檢測比較迅速、方便、計算簡單,易于做到實時控制,并且在測量精度方面倒車防碰撞的要求,價格也比較經濟但超聲波的傳播速度慢,傳輸延時較大,影響了系統告警的反應速度,超聲波測量距離也比較短(在5米左右),不適應高速行駛車輛。
二、激光測距
激光測距也是是一種光子雷達系統,它測量精度高、量程大、時間短。缺點:雨、霧、霧霾穿透能力差。
三、紅外線測距
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長,是肉眼看不見的光,有很好的熱效應和穿透云霧能力。而且,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會發出紅外線。測距儀通過發射并接收相關物體反射的紅外線,根據信號的強弱及波長的不同、接收的時間差,可以分析出物體的性質和它們之間的距離。缺點:易被太陽光干擾,造成失靈。
四、視頻識別
它利用并處理來自攝像機的輸入信息,測量駕駛距離并計算可能與其他車輛、摩托車、自行車和行人碰撞的時間。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采用以色列的mobileye。缺點:易受障礙物的顏色及強光干擾。
五、毫米波雷達測距
毫米波的波長短、頻率高,抗干擾性強,多普勒頻移大,相對速度的測量精度高。毫米波雷達測距有以下特點:性能穩定,它受對象表面和顏色的影響小,受氣流影響也比較小。環境適應性能高,在惡劣天氣下性能穩定,受雨、雪、霧等的影響小。
缺點:價格較高。
防碰撞技術方案
產品采用77G毫米波多目標跟蹤探測雷達,體積小、集成化程度高、感應靈敏、抗干擾性好等特點。探測靜態目標和運動目標的跟蹤,目標數可達60個,最達探測距離200米?商綔y目標物有人、自行車、汽車、火車、樹木、動物等。
經過多年研究,我們總結出一套先進的目標分析算法,可對不同目標的危險性進行科學分析,并將結果輸出采取不同措施,保障車輛安全。